2014-08-28 22:07:59
来 源
中存储网
Exchange邮件服务器
我们现在分支的用户越来越多,我们的分支和总部之间应该给他们多少带宽,才能保障他们的使用?而又把带宽节省下来去分配给别的应用?

笔者近日在帮客户进行Exchange 2010运维巡检时,客户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张工,我们现在分支的用户越来越多,我们的分支和总部之间应该给他们多少带宽,才能保障他们的使用?而又把带宽节省下来去分配给别的应用?初遇这个问题,不知道有没人和我会有一样的感觉:无从着手。是4M,还是8M?

还好,任何抽象的变量,只要能给予一个确定的权值描述,就能有一个明确的数据结论,无论我们做售前还是售后,一切都以数据说话,而不是拍脑袋得出结论,这样才能在客户的成本和价值之间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

通常此评估的步骤如下:

1.在Exchange 2003和Exchange 2007中均使用Exchange Server Profile Analyzer tool来进行服务器负荷的分析,而在Exchange 2010中,使用PowerShell脚本来进行邮件量的捕获,使用方法为下文中的PS1文件存放在任意一台Exchange传输服务器上,然后运行并输入参数N:.MessageStats.ps1 N,N表示需要捕获的用户邮件量天数,建议设置一周的工作天数,例如在周五晚进行前5天邮件量的捕获,但此时尽量确保分支用户在这5天里面均使用中心邮件服务器进行邮件收发,此脚本通过日志分析来进行邮件使用量的捕获,并会生成一张Excel表格;更详细的步骤可参考:http://blogs.technet.com/b/neiljohn/archive/2011/08/09/user-profile-analysis-for-exchange-server-2010.aspx;

2.记录某分支的用户名单;

3.进行相关的对比过滤得出一张分支用户在工作日5天内的平均邮件收发量,模板可参考下图:

4.了解其他信息,如用户人数、有无使用手机进行邮件收发、用户使用的客户端类型及比例;

5.将这些已有信息代入到微软官方的一个评估此数值的工具中,可在如下链接下载:http://gallery.technet.microsoft.com/Exchange-Client-Network-8af1bf00,然后计算出对应的结果;

我们来假设某个例子场景的计算:

1. 假设已知信息描述如下:

  • 分支在职员工人数为450人左右,假设在AD中开启了Exchange邮箱的为150人(可以从AD数据库中导出对应的结果,此步骤不在此文论述范围);
  • 捕获邮件量的时间为7天,获取了7天内所有用户平均收发的数据(根据上述描述方法获得此数据);
  • 对比有邮箱的用户和捕获到了有邮件收发记录的用户,总共为29人,即表明在过去7天内,此分支只有29人有邮件收发记录;
  • 使用OWA/Outlook/Foxmail 人数比大概为5:3:2;

    2. 根据捕获到的信息计算出如下结果;

    • 7天内此29人,平均邮件接收数量为15.6,即每邮箱每天收到2.2封邮件;
    • 7天内此29人,平均邮件发送数量为7,即每邮箱每天发送1封邮件;
    • 7天内此29人,邮件接收总量为814.2KB,邮件发送总量为452.1KB,平均邮件大小等于收发邮件的平均值,即平均一封邮件的大小为90.4KB;

      3.把计算的结果代入到“Exchange Client Network Bandwidth Calculator - Public.0.41BETA”(此Excel表格为微软专门用于计算Exchange带宽评估的工具,上文中已描述)中进行计算,得出在我们所设定的理论值基础上分公司邮件收发所占用的带宽为0.59MbpS,而考虑到7天内有两天为休息日、存在其它Exchange连接方式、误差率等因素,设定10%的上下浮动率,因而得出如下结论:

      • 分公司的邮件收发过程中,所占用的带宽为0.53Mbps—0.65Mbps;
      • 目前使用的人数为29人,若所有有邮箱的用户均使用中心的Exchange 2010进行邮件收发,按现有用户的邮件大小及使用习惯,预计邮件收发耗用的带宽为:2.65Mbps—3.25Mbps;
      • 目前使用人数为29人,若分公司所有用户450人均使用中心的Exchange 2010进行邮件收发,按现有用户的邮件大小及使用习惯,预计邮件收发耗用的带宽为:7.95Mbps—9.75Mbps;

        再参考此结果进行网络QOS调整,以保障邮件使用及带宽节省。同时,额外提醒下,很多管理员或工程师直接考虑的方式是在分支再安装一台Exchange服务器,以提高使用效率,如果网络还是从总部统一出口,这种考虑是模糊了此概念,不可取。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