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21:59:36
来 源
文汇网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将“以人为本”置于首位,智慧城市的原动力模式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人的需求问题,以需求带动城市的发展是其重要特征。

2345截图20201119114036.png

就在前不久,上海市委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一全新课题、系统工程,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定下基调。

数字化转型,涵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等各个领域。目前数字化转型的上海优势在哪里?面向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下一跳又是什么?在今天举行的“上海城市峰会2020”上,上海启动“城市智能体”,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数字化转型要看到上海优势

就在最近,上海从全球35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这也是中国城市首次获得该奖项。在评委看来,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站在了世界第一梯队。

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表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10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上海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领先,率先建成双千兆宽带第一城,截止到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3.14万个,室内小站4.98万台,实现5G城市全覆盖,“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成为上海智慧城市的优势特征。”

事实上,上海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有天然优势,“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为未来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政府打下扎实根基。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刘迎风以“一网通办”为例介绍,截至11月底,“一网通办”总门户已介入2924项服务事项,线上办事8884.9万件,个人实名用户数达4286万件。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随申码”最高峰值达到1000万人次,在《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上海排名全球各大城市第九位。

“上海具有数字资源的科技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应用产业的优势。”华为高级副总裁张顺茂告诉记者,华为扎根上海20多年,在人才方面,目前在浦东新区设有上研所,正在建设华为青浦研发中心,两个研究所建设完成之后,华为在上海的研发团队规模将扩大到5万人;在产业领域,华为在上海设有鲲鹏产业生态创新中心、上海5G联合创新中心,为数字化转型积淀前沿技术优势。他预计今年华为对上海GDP的贡献额将达448亿元。

2345截图20201119114036.png

智慧城市建设的下一跳

全会指出,推进数字化转型,要瞄准未来数字城市的特征和趋势,把数字城市的框架搭好,把数据应用的瓶颈打通,把应用场景的开发激活,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课题下,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下一跳应该是什么?在张顺茂看来,未来的城市将不只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智能的生命体,有强大的躯干,能够感知、交互的手和脚,最终演进成为一体化协同、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演进的有机城市智能体。

2345截图20201119114036.png

今天,城市智能体在上海启动。张顺茂认为,具体而言,城市智能体应该包括四个部分,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和智慧应用,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实现“感、传、知、用”全要素覆盖。其中,智能交互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联接点,就如同城市神经元,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实时感知城市的运行状态,感知城市中的人和物,并与它们实时交互。智能联接是城市的躯干,以5G、F5G、千兆WIFI为代表的新一代联接技术,让城市真正实现高速网络全域覆盖,实现万物互联,为千行百业的创新赋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很早就开始思考智慧城市建设,他展示了一张2006手绘的智慧城市原图,如今看来仍有意义——城市不再局限于承载居民的空间载体,而是作为一个生命体,通过“感知—判断—反应—学习”四级循环,成长为越来越智慧的城市。

他透露,过去的城市规划是年度报告,后来逐渐变成月度报告、小时报告、分钟报告,“最近几周我们在做的城市感知都是0.1秒的智能感知,包括风流、水流、资金流的感知,这会是上海数字化智慧达到顶峰的状态。”

必须将“以人为本”置于首位

在讨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对于人的关注被提到极高的位置。吴志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将“以人为本”置于首位,智慧城市的原动力模式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人的需求问题,以需求带动城市的发展是其重要特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吴金城认为,让数字化的成果惠及每一位上海市民,其中就包括消弭“数字鸿沟”,上海承诺将为100M带宽以下的存量家庭宽带用户,制定“百万家庭网速托底行动”,至2021年底,完成家庭宽带用户基本提升至100M以上,享受到上海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红利。

一些智能化的应用,也将为老人带来无感知的呵护。就在几天前,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上了热搜,原因是街道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试用智慧水表。张顺茂向记者揭秘了这款产品背后的逻辑:华为与中国电信联手在水表中预先插入物联网卡,只要水表计数在12小时内没有达到0.01立方米,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上门查看。智慧水表这0.01立方米的读数,就是数字化转型对老龄化问题的理解与努力。

张顺茂认为,城市智能体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需要集聚能力,聚合生态,需要政府、科技公司、运营商、应用开发商、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市民等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