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00:00:00
来 源
南方都市报
互联网金融
即使微信成功推出信用付业务,也不一定对微众银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中秋节期间,一则微信信用付即将上线的消息蔓延开来,被网友称为微信版“花呗”,公然叫板“花呗”。据新流财经报道,腾讯内部正在孵化一款信用支付产品“分付”(暂定产品名称),将来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时,或许可以使用“分付”先付款,再在账期内延长时间付款或者将账单进行分期付款。

据悉,“分付”预计在今年四季度上线,由微信支付团队运营,目前处在与部分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洽谈合作的阶段。未来“分付”或像“微粒贷”一样,通过开放白名单形式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助贷、联合贷的模式来运营。

有观点认为,腾讯推出信用付是为了刺激腾讯金融业务增长。去年下半年开始,腾讯集团的财报开始将“金融科技”业务的收入进行独立披露,成为与增值业务、网络广告业务并列的三大主业之一,不过从体量上来看,尚未成为其业务新增长点。

纵观腾讯体系上下,腾讯投资的微众银行有现金贷王牌产品“微粒贷”,原财付通旗下理财通业务也已推出小额信贷产品“周转”。其中,“微粒贷”主要依靠微信体系提供的开放白名单进行客户运营,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新推出的信用付运营模式相似。那么这是否会存在重合?对微众银行存在冲击和竞争?南都记者就此向微众银行方面求证,对方表示具体业务模式还不清楚,不予置评。同时向南都记者表示,“分付”和“微粒贷”就应该像蚂蚁金服体系中的“花呗”和“借呗”一样,不存在竞争关系。

而一位资深银行业研究人士也向南都记者表明,即使微信成功推出信用付业务,也不一定对微众银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他看来,微众银行当前已经不完全依靠微信体系来获取流量,而且除了“微粒贷”以外,微众银行的“微业贷”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微信信用付的出现似乎在表明,信用支付市场并未被花呗、京东白条等蚕食殆尽。实际上,随着主流金融体系外的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愈发海量,基于互联网各个垂直生态和领域的“信用分”和“信用付”早已在市场上涌现。几乎所有有消费场景和有一定数据体量的平台都在动涉足消费金融业务的心思。

根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花呗、京东白条,目前推出靠“信用分值”享受“先消费后付款”赊账服务不在少数。比如苏宁金融的“任性付”、唯品会的“唯品花”、携程旅行的“拿去花”、中国电信的翼支付“甜橙白条”和最近美团推出的“买单”,都在发力信用付;而另外两家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乐信和趣店也一早推出了“分期乐”和“来分期”商城,瞄准分期购物业务。

不过,如果发展场景分期,腾讯并不缺任何场景,因为微信支付这一天然的支付入口已经连接上千万的各类场景商户,还聚集了超7亿的庞大用户规模,且拥有十分高频的交易次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信用付的信用评分究竟是由“腾讯信用分”还是“微信支付分”评价,暂时也不得而知。去年1月,腾讯征信曾短暂推出过“腾讯信用分”随后下架;而在今年1月份,微信支付又再次低调推出微信支付分,对标蚂蚁金服“芝麻信用分”。

实际上,财付通还正在进行业务架构调整,将理财业务剥离至一家新公司。就在本月初,腾讯理财通公告称,理财通平台运营主体将由财付通迁移至腾讯全资子公司——上海腾富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腾富金融”)。迁移完成后,财付通将专注于支付结算等专属于支付机构的服务,并继续为理财通用户提供与理财通服务相关的支付服务;腾富公司将作为理财通平台的运营主体,为理财通用户提供除支付服务之外的所有理财通平台运营服务。

即将推出的微信信用付具体由“财付通”平台还是“理财通”平台来运营?南都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监管导向支付回归本源,专注于支付结算等专属于支付机构的服务,由此看,财付通或许不适合作为“分付”产品的运营主体。

记者联系腾讯金融科技工作人员求证,对方表示暂无业务的具体信息可以透露。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