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发展风起云涌,在市场、国安等考虑下,存储器成为中国重点发展项目。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最新「中国半导体产业深度分析」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庞大的资金与地方政府的资源进军半导体中的存储器领域,中国包含福建晋华、合肥睿力与紫光集团在内的三大阵营已成形。
集邦咨询指出,中国存储器产业的发展,尽管早期如紫光集团与美光洽谈技术合作无疾而终,或是并购相关技术母厂多失败收场,但中国积极吸收专业人才,无论是台湾地区的建厂人才,或是日韩的技术人才皆为中国半导体厂目标,并且从技术授权转为自主研发,处处可见中国进军存储器产业的强烈决心。
两大阵营抢布局DRAM,分别从利基型内存与行动式内存切入
从存储器产品中的DRAM产业来看,中国在发展策略上已有逐步收敛之势,并非杂乱无章。以技术布局的角度观察,中国DRAM领域中除了绘图用内存未有厂商布局,其他都有厂商按照计划发展中。
中国DRAM产业目前已有福建晋华、合肥睿力两大阵营。福建晋华专注利基型内存的开发,主攻消费型电子市场,有望凭借着中国本有的庞大内需市场壮大自身产能,甚至在补贴政策下,预估最快2018年底可能将影响国际大厂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策略,并且有机会取得技术IP走向国际市场。
相较于福建晋华避开国际大厂的主力产品,合肥睿力直捣国际大厂最核心的行动式内存产品。行动式内存已是内存类别中占比最高的产品,其省电技术要求极高,开发难度相当高。然而,中国品牌手机出货已占全球逾四成,倘若LPDDR4能顺利量产并配合补贴政策,中国政府进口取代的策略即可完成部分阶段性任务。
NAND Flash以长江存储布局最速,初期产品仍锁定低端产品
观察中国在NAND Flash领域的发展,以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为中国最快成军的开发厂商,初期也将以中国内需市场的布局为主。由于长江存储开发早期技术力不足,难以与一线大厂相抗衡,预估其初期产品会以卡碟类为大宗。随着长江存储技术发展来到64/96层才有机会进军SSD市场,但此市场技术竞争相当激烈,没有中国政府的支持,短期会难以在成本上取得优势,利用中国内需市场壮大自己将是紫光集团未来可行的策略。
而武汉新芯随着长江存储的成立后,将专注于NOR Flash的开发,虽然长江存储的NAND Flash试产线暂放在武汉新芯,但随着长江存储于武汉未来城基地建构完成后,未来也将各自独立。
集邦咨询指出,以目前现况来看,中国发展存储器的策略能否成功,未来的3~5年将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期,特别是强化IP的布局,中国政府以及厂商未来必须凭借内需市场、优秀的开发能力,以及具国际水平的产能,取得与国际厂商最有利的谈判筹码,才有机会立足全球并占有一席之地。
存取速度最快的是()A、内存储器B、高速缓冲存储器C、计算机的主存D、大容量磁盘。
该交易包括NAND SSD业务,NAND组件和晶圆业务以及中国大连NAND存储器制造厂。
《自然·纳米科技》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研究,公布了基于蚕丝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储技术的首次实现。
新冠疫情扩散,虽导致智能手机等产品需求萎缩,不过因来自数据中心的需求扬升,也让全球第二大闪存厂商铠侠 (KIOXIA, 原东芝存储器) 传出无惧疫情影响,将按原先计划增产投资,打造3D NAND Flash新厂房。根据《日刊工业新闻》27日...
48层3D NAND预计第3季送样客户,第4季量产,明年才可望放量。
“我来见您啦!”一年后,火爆全网的方舱考研女孩再续前缘。
3月31日世界备份日来临之际,备份是前提,恢复是目的,经得起考验的产品才是网络安全的保护盾!
随着网络威胁、恶意软件等的演化,网络安全防护方案也须更新迭代。
数腾科技一位祝姓销售经理向记者表示,他们有自己特殊渠道去拿取一些数据。其中最为主要的渠道就是通过第三方SDK获取数据。
工业机器人的总体成本中,核心零部件的比例接近于70%,其中减速器占据最大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