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9 11:33:00
来 源
KejiHao.com
云计算
从提交受理至今,接近4个月的时间里UCloud问询数月余“一言不发”,一直停留在“已问询”状态,由于一直没有下一步结果,UCloud的财报数据因过期而被喊中止,上市之路又起波澜。

【科技号】4月1日,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UCloud)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获上交所正式受理,业界有消息称,如果受理成功,优刻得将成为云计算产业第一股。

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绝非易事,据上交所网站显示,7月30日一天内中止科创板上市审核的企业数量已经激增至80家,UCloud正是其中一家。

根据上交所随后发布的公告显示,这80家科创板企业中止审核的主要原因为其财报有效期已过。

据统计,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上市所用的时间是最短的,仅仅用时98天。除了中国通号,另外还有3家公司完成上市所用的时间低于100天,分别是杭可科技、西部超导和嘉元科技。

从提交受理至今,接近4个月的时间里UCloud问询数月余“一言不发”,一直停留在“已问询”状态,由于一直没有下一步结果,UCloud的财报数据因过期而被喊中止,上市之路又起波澜。

主要收入来源单一 财务增长放缓

优刻得本次计划融资金额为47.48亿元,主要用于多媒体平台项目、网络环境下应用数据安全流通平台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平台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数据中心建设等项目。

招股书显示,UCloud是国内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商,致力于为客户打造一个安全、可信赖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公司提供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资源以及构建在这些基础资源之上的基础IT架构产品,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品,通过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种模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IDC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UCloud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中占比4.8%,位列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AWS、金山云之后,排名第六位。

2016年-2018年,优刻得核心技术对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378.21万元、37,723.34万元、51,842.81万元。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1,646.8万元、83,979.97万元、118,743.32万元。公司核心技术对应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2%、44.92%、43.66%,逐步下滑。

公有云是报告期内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6年、2017年、2018年公司公有云的业务收入分别为47,219.80 万元、76,399.46 万元、101,112.50万元,分别贡献了91.43%、90.97%和85.15%的营业收入。

公有云指的是计算机服务商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一类计算机服务,允许客户根据CPU、存储或宽带使用量付费。

在第四轮问询中,上交所对优刻得共提出5个问题,关于股东出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与代理客户的代理业务、申请文件的制作质量以及财务报表五个方面。

在回复上交所关于“开拓私有云业务对于发行人的特殊战略意义”的问题时,UCloud表示,2015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客户开始接受和使用云计算产品与服务,但传统企业对于数据安全性、资产设备所有权、技术可控性要求更高,所以传统企业短期不会将核心业务部署在公有云上,他们更容易接受将核心业务部署在私有云。

由于大量的传统企业客户是未来云计算的真正主流用户,发行人希望能够获取更多传统企业客户,而私有云服务是拓展传统企业客户的良好切入点。因此,2015年下半年开始,发行人有强烈意愿快速布局私有云领域,占领市场先机。

KejiHao发现,UCloud 2019年一季度的营收下滑,主要由私有云和混合云收入环比下降导致。私有云、混合云收入的环比下降分别占营业收入环比下降金额的59.26%和27.50%。 可见,UCloud在2015年发力的私有云业务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上风险外,报告期内,优刻得的应收账款逐步增加。截至2018年末,其应收账款约为1.76亿元,约是2016年末的三倍。

尽管UCloud持续拓展私有云、混合云以及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的其他业务,但从目前来看,效果一般。“安全屋”是UCloud的一款代表产品,安全屋可在数据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而安全几乎是所有巨头云计算厂商强调的重点,UCloud的产品并不突出。

云服务市场竞争激烈 巨头阴影下发展缓慢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国内云计算市场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实力,以BAT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商正加速规模扩张,资源与技术也逐渐朝着头部企业迁移。

IDC数据显示,阿里云在2018年上半年以超过40%的份额位居第一,2018年营收约为134亿元人民币,遥遥领先竞争对手。除了阿里云以外,腾讯云也在云计算产业深耕多年,总体规模排在阿里云之后,再算上百度云,头部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明显,满足了多数中小企业的“上云”刚需,抢占了云计算市场大部分客户。

更要注意的是,这些行业巨头还不断压低产品价格,大大增加了行业内后入局者的竞争压力。数据显示,阿里云在2018年已进行四轮降价,部分核心产品累计降价40%以上。

除了BAT以外,互联网行业还有金山软件推出的金山云、京东旗下的京东云、网易旗下的网易云等;国内三大运营商旗下也都有云服务平台,华为云、浪潮云、紫光云等传统企业云服务业务也发展迅猛;另外还有不少IDC厂商涉足其中,如华云数据、世纪互联、首都在线等等。

正因为参与人数众多,UCloud目前这种主要依赖公有云的业务发展模式就要面临多种竞争压力,未来发展很不乐观。

在财物投入巨大的云计算市场,UCloud想多其它行业巨头没有任何资金优势,特别是以IaaS业务为代表的业务领域,其投入金额之大、时间之长、盈利漫长让UCloud要面对巨大资金压力。UCloud也在招股书表示,资本实力相对欠缺,融资渠道单一是该公司的竞争劣势之一,目前的资金实力相对国际和国内上市公司仍较为薄弱。“公司只有积极开拓多种融资渠道,才能够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从而较快地达到业务发展的预期目标。

对于国内中小云计算企业来说,一方面要保持技术、研发、运营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还是承受大型企业自身的规模效应压力,在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的市场竞争。UCloud公有云业务若找不到发展重心,形成差异化优势产品,在其他业务尚未形成规模之前,难以形成竞争壁垒。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