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14 02:32:12
来 源
中存储
云存储
2010年1月14日,惠普和微软宣布达成一项重要协议,将在未来三年共同投资2.5亿美元用于大幅简化可应用于企业的技术环境。

帮助IBM牢牢占据企业市场的硬件产品捆绑软件系统的销售模式,如今出现了被其他IT科技巨头广泛复制的苗头。

2010年1月14日,惠普和微软宣布达成一项重要协议,将在未来三年共同投资2.5亿美元用于大幅简化可应用于企业的技术环境。而惠普董事长兼CEO马克·赫德与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一同现身发布会,使这项合作看起来极不寻常。据悉,双方都视此次合作为“一次全球最大的技术公司与世界顶尖软件公司的联手,以业界集成度最高的技术组合推进云计算”。 惠普和微软表示,三年内将部署多个项目,借此帮助企业减少数据中心的部署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共同销售惠普的硬件和微软的软件产品。依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这项合作交易还将使微软成为惠普虚拟化技术的首选提供商。

过去,惠普和微软就曾将彼此的产品进行捆绑销售。现在,赫德认为,“捆绑与如何深入地集成和做多少工程工作是有区别的”,他表示与微软的合作“不是对甲骨文收购Sun等市场事件做出的反应”。 惠普方面话虽如此,业界却并不完全认同,因为惠普这次真的有些一反常态。

一反常态的惠普

以往当谷歌、IBM、微软等企业大谈云计算和SaaS理念时,惠普却寡言少语,不曾公开谈论过它的云计算蓝图。而在人们对云计算寄予厚望时,惠普甚至表达了它的担忧。 2009年10月,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召开的Gartner大会上,马克·赫德当面对施密特、鲍尔默等人大谈他对云计算发展的担忧,他认为在确信云计算服务,尤其是外部云服务可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前,IT厂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的云服务无论是从名字,还是从安全环境来看,都很让人质疑”。如今,赫德公开谈论与微软合推云计算的做法看似与过去的低调有所不同。 惠普亚太及日本地区企业业务集团(EB)软件与解决方案首席架构师乔舒亚·布鲁塞尔对惠普态度的变化有这样的解释:“选择沉默是因为不想增加这种讨论的喧嚣,等到我们能够谈这个的时候,会以一种非常清晰的姿态来谈,并能够传递出非常清晰的信息。”他强调,“我们不希望云里雾里地讲‘云’,而是等到真正能够交付一些东西的时候才会谈。”布鲁塞尔的言外之意是惠普已做足了准备。 事实是,虽然言谈不多,惠普却是于2000年前后就开始利用第三方ISP服务发展其SaaS平台。

目前,惠普提供的SaaS已涉及IT服务的方方面面。价格低廉、随时采购和按需采购让惠普在SaaS市场的占有率在75%以上。 而在云计算领域,它们从2008年就与英特尔和雅虎联合发布一项全球性的云计算测试,到2009年推出针对企业用户(拥有支持云计算环境的数据中心)的精简节能型模块化计算系统,再到推出三款支持云计算应用的解决方案,此后再收购3COM等,惠普低调地表明它的云计算立场。 直至2009年底推出“融合基础架构”战略,有关惠普的云计算蓝图才初见端倪。用惠普的话说,“一切皆服务”,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通信即服务(CaaS)是它所理解的“云”,其中云基础架构即服务主要包含计算、存储、网络等企业IT基础设施;而云平台服务则包含中间件、数据库、平台等;云应用服务是提供按需应用的软件。 整合现有计算、存储、网络和辅助设施,加之惠普的软件,再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它们融合,“助力云服务提供商,确定云服务来源、安全性并进行管理,提供云服务”成为惠普在云计算领域要做的三件事。“为用户提供构建云所需要的所有东西。”中国惠普软件及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谢少毅如是说。

为什么是微软

IDC数据表明,云服务的种类预计将达到传统IT服务种类的六倍,在当前经济形势影响下,1/4的IT管理人员正在更加积极地向云和SaaS演进。 谢少毅认为,尽管IT企业都在推进云计算的应用,但还没有企业能够真正算清楚投资云和自己构建IT设施,哪个更合算,目前,这样一个新兴领域还未形成统一标准。 不过,观察家认为,想要在复杂的云环境中确立某个标准,实非一家能完成的,在云基础架构之外的云平台服务和云应用服务方面,惠普还需要借助其他企业之力。 在当前云计算领域的几大代表厂商中,除直接竞争的IBM之外,强调云基于网络的谷歌,其用户群过多集中在普通消费者、大学生和小型企业员工,而非企业群体,这与惠普的定位多有不符。相反,强调“端”的微软云计算却包含从服务器层、管理层、虚拟化层和资源层等全面而综合的解决方案,长达25年的合作基础让彼此更熟悉对方的运作、业务模式和需求,更利于合作中的融合。这也间接表明,在微软与谷歌就“云”和“端”的重要性之战中,惠普站在微软一边。 惠普告诉《IT时代周刊》,此次合作是拓展了惠普的“融合基础架构”战略,将来自微软的组件和惠普业务科技优化软件纳入这一战略生态系统中。在惠普看来,“融合基础架构”技术也是端到端集成技术组合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微软中国也向本刊记者表示,通过在联合销售、服务与支持上进行大量投资,可以让惠普和微软联合双方产品背后的资源,更好地为共同的客户服务。

抱团加分

惠普和微软抱团的做法在近期的全球IT业界内并不鲜见。 2009年,甲骨文斥资74亿美元收购Sun,使得自己一下子具备了企业级软件与硬件设备的整合优势。而思科亦宣布与存储设备厂商EMC及虚拟化软件厂商VMware合作出售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器和虚拟化软件套餐。 上述企业的市场行为同时让惠普和微软备感压力。而惠普的顺势之举理所当然地被业界解读为对此类市场事件的另一种回应。鉴于IBM的企业软件多于惠普,与微软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帮助惠普拓展数据中心软件的业务范围。 尤其是,在甲骨文宣布收购Sun时,惠普便与甲骨文解约,不再捆绑销售后者的数据库软件,转而与微软合作。而作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惠普多数产品是基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上,这让备受微软重视的Hyper-V服务器虚拟化软件、SQLServer数据库和WindowsAzure云平台等未来重要的技术产品直接从合作中受益,加强与甲骨文、VMware、谷歌等企业产品的竞争。

市场研究公司EndpointTechnologies分析师罗杰·凯认为,思科与EMC的交易是促使惠普与微软加深合作的一个因素。 无疑,深入加强技术和销售领域的合作关系,为微软和惠普在企业市场的竞争加分不少。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