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1 12:34:07
来 源
中存储
大数据
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太空老师”,作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将提升全民对航天的兴趣,还会从应用上推动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的发展,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成为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发展的契机。
  太空授课意义重大
 
 
  “神十”飞天最让人期待的亮点之一,就是航天员将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太空老师”
 
  此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王亚平将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
 
  据介绍,中国以往的载人航天任务受带宽限制,航天员在太空中只能听到声音却无法看到地面的高清画面。中继卫星建立“空─空─地”传输链路后,电子邮件、视频通话等天地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的太空授课,将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公众可以看到更稳定、更清晰的实时画面。
 
  目前神舟十号测控通信系统仍采用陆、海、天基测控网,与神舟九号任务相比,新增加了2012年7月发射入轨的天链一号03中继卫星。03星与01、02星共同构成中国太空数据“中转站”,这进一步提升了神十任务测控通信覆盖率。天链一号三星实现了全球组网运行后,航天员可以随时随地与地面联系。
 
  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潜力巨大
 
  这次太空授课主要基于天链一号3颗卫星提供的中继卫星系统。2012年7月25日夜间,“天链一号03星”成功发射,中国由此正式建成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
 
  据介绍,数据中继卫星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卫星,它必须要解决高速运动的卫星之间的捕获与跟踪,对精度要求极高。虽然这次太空授课时间上尚未确定,但在天地测控通信方面则是一次突破。
 
  具体来看,天链一号的技术难度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实现狭窄波束跟踪,数据中继卫星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卫星,它必须要解决高速运动的卫星之间的捕获与跟踪,对精度要求极高。其二,研制了高性能天线,为了实现高传输速率,为众多卫星提供中继服务,中继卫星需要使用增益极高的通信天线,一般是高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的抛物面天线。其三,天链中继卫星系统的地面设备使用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毫米波固态功率放大器,从而保证了天链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神舟七号数据的顺利回传。其四,激光通信成为趋势,目前欧空局已经在Artemis中继卫星和Spot4卫星之间进行了首次激光通信,未来中国中继卫星星座如果扩展到4颗甚至更多,为了更高效的进行数据中继,星间使用激光通信将是必然的趋势。
 
  事实上,当前地图产业已经蓬勃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和航天领域,民用上也越来越普及,比如用于数码城市、电子政务、智能交通、位置服务、资源管理等,还有的利用卫星监测违章建筑、湖泊的水情、库区滑坡等。而据相关方面预计,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到2020年则可以达到1万亿元。
 
  作为这么大的一个产业,其发展未来必定会面临信息处理量加大的瓶颈,因此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瞄准未来多媒体卫星通信、导航数据、高分辨卫星遥感、测绘等大容量数据的即时传输与处理需求,努力提高卫星应用综合效益和价值,重点突破高速大容量微波、激光数据压缩传输与处理核心技术,研制高效微波、激光数据压缩与数据传输设备,打造卫星数据传输与处理应用产业链。比如,未来可以随时随地从卫星下载高清影片等。

  太空授课概念股横空出世
 
  “神十”发射成功令世界瞩目,其亮点之一“太空授课”更引人关注。分析人士指出,作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将提升全民对航天的兴趣,还会从应用上推动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的发展,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成为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发展的契机。
 
  太空授课或将激发三类概念股投资机会
 
  此次太空授课将在应用上推动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的发展,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成为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发展的契机,预计涉足测控通信与星间链路的上市公司航天电子、涉足激光通信的华工科技以及涉足远程教育的宁波GQY等可能获得资金关注。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