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7 00:00:00
来 源
中国台州网
机器人
2月16日,在海正药业的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车间里,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已经重新投入到了紧张的节后生产工作中。在刷刷作响的机器声中,药品在流水线上快速传动。观察药品的包装环节,从开始到完成,每道工序甚至快得让人来不及看清。  海正药业副总裁

2月16日,在海正药业的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车间里,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已经重新投入到了紧张的节后生产工作中。在“刷刷”作响的机器声中,药品在流水线上快速传动。观察药品的包装环节,从开始到完成,每道工序甚至快得让人来不及看清。

海正药业副总裁陈正杰介绍:“我们已建成的3条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关键设备是从德国引进的,配备‘机械手’。以智能制造代替人工操作后,生产人员可以从原来的200人减少到了60名。”

“十二五”期间,海正不断加快原料药生产向制剂产品生产和研发的转移。去年7月20日,海正台州制剂生产基地正式启动投产,意味着其迈向了智能制造的新时代。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机器换人”战略的深入实施,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与人均年产值的提升更是迈上了新台阶。据悉,与2010年原料药生产时相比,总体生产人员从800名降至了600名;人均年产值却从原来的80万元,提升到了600万元。

换来劳动生产率跃升:从一批60万粒到200万粒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车间所在的制剂四车间,是海正在外沙厂区建成的第一个智能车间,投资1.25亿元。目前这一车间已经形成年产20亿片固体制剂的生产能力,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实现18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该车间采用了先进的制剂生产技术和工艺。引进的制剂粒生产线、挤出滚圆机、自动包装联线、胶囊充填机等进口设备,都具有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车间还购置了在线清洗设备、纯化水循环系统等国产高端设备。全套工艺都符合国家新版GMP(良好生产规范),以及欧美等国际通行的cGMP(国际GMP规范),具备较高的质量标准。

制剂事业部副总经理凌荣华说:“采用智能设备生产后,我们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升。例如铝塑包装线的九道工序,原来岗位设置需要20个人,在‘机器换人’后只需要5个人。”

他还用具体数据给记者做了一个更直观的对比——要生产一个批次的“伊索佳”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同样的60个工时(60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在过去的生产线上,一批只能生产60万粒产品,如今一批可以生产200万粒。这样一来,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多,实现了飞跃式的提升。

从去年7月份投产至今,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车间已经实现生产固体制剂2亿多片。

焕发广阔发展前景:可年产固体制剂20亿片、注射剂2300万支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车间,只是海正药业外沙制剂改造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分二期进行,总投资为11.33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8.17亿元,二期项目投资3.16亿元。

据悉,一期项目包括制剂一、制剂四车间,二期项目为制剂五车间。制剂一车间用于生产冻干粉针注射剂,目前已经进入GMP认证阶段,通过后即可投入生产。制剂五车间则用于生产抗肿瘤口服固体制剂,目前还在设备安装阶段,预计明年初可进行GMP申报。

走近制剂一车间,虽然厂房周围仍在进行施工,但工程进展已经颇具规模。走进厂房内,可以看到各项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其中,洗瓶机位于整条生产线的开端,每分钟可以清洗400个瓶子。而所用的冻干机设备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

此前,台州还没有冻干粉针注射剂产品。由于该车间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必须始终保持无菌状态,且温度恒定在18至26摄氏度。凌荣华介绍:“这条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以生产2300万支冻干粉针注射剂。预计今年6月份可以投入生产。”

据初步估计,完全建成后,海正药业外沙制剂改造项目可形成年产20亿片固体制剂、2300万支注射剂的生产能力。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