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 00:00:00
来 源
苏州新闻网
机器人
回眸2015年的昆山,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人才引领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持续创新的鲜活因子,也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在福布斯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昆山市人才指数(0.5111)继续位居县级市第一。自全省县市

回眸2015年的昆山,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人才引领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持续创新的鲜活因子,也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在福布斯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昆山市人才指数(0.5111)继续位居县级市第一。自全省县市人才竞争力排名开展以来,昆山市连续三年位居第一。2015年,昆山市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人,累计达99人;新增省双创计划人才14人,累计达83人;新增省创新团队1个,累计达10个。

“‘昆山之路’从头越”,任务艰巨,在2015年3月召开的昆山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指出,完成这一目标,不仅靠各级党组织实施、党员干部推动,还要靠优秀人才来支撑,昆山要大力推进人才生根和人才国际化两大战略。毫无疑问,人才正成为这座城市砥砺前行的驱动内核。  演绎“传奇”:从求生存到成长为行业第一方阵

大力打造人才载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沃土

“昆山这片热土,给了我创业干事的满腔激情”,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子才博士带领研发团队成为“执牛耳者”,实现了我国小核酸药物临床研究零的突破。位于昆山高新区的小核酸产业基地,由苏州瑞博与美国夸克公司合作开发的小核酸药物QPI-1007,2015年12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成为我国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的小核酸药物。

台湾人钟德镇,问鼎201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成为昆山市首位获此奖项的人才。作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管、江苏省(龙腾)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院长,钟德镇2006年加入昆山龙腾光电,10年来,他带领龙腾创新研发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先后突破了该产业的国际专利、技术封锁,缩小了同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差距,解决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困境。

“三年前,我们还在思考如何活下去,如今我们已成长为国内天线行业的一流企业”,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袁涛颇为感慨,他是国家第十一批“千人计划”创业人才荣誉称号获得者。成立于2012年的睿翔讯通,销售收入从2013年的133万元上升至2014年的2287万元,2015年逼近亿元。公司牵头组建了4G-LTE天线模组江苏省信息产业企业联合研发创新中心,在国际上第一个将物理信道加密技术应用到天线模组,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天线泄密的问题。

登上昆山的“舞台”,这些佼佼者演绎着一幕幕科技“传奇”。

不凡业绩的创造者需要“舞台”,也需要载体。在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小刚看来,智能制造业为昆山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人才引领加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此,昆山不遗余力打造广阔的人才“孵化”空间。在实施人才载体建设方面,昆山参与制定《关于推进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支持两岸青年创业园“一园多点”建设;支持昆山开发区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合作共建企业挂牌孵化基地;支持阳澄湖科技园创建“学、创、赢、栖”品牌;支持昆山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工作站和众创空间的建设也是紧锣密鼓。据了解,2015年昆山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累计12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累计2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6个,累计97个。新增省众创集聚区1个、省众创空间3个、苏州众创空间2个、昆山众创空间12个。还有4家单位获得国台办“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称号。

“挑剔”引才: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

一边踊跃“走出去”求贤,一边设立“高门槛”纳才

求贤纳才,政策先行。

昆山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将人才政策全面融入到该市20亿元财政产业扶持政策中,有机增强人才政策的产业契合度。出台了《昆山市社会化招才引智激励实施细则》《昆山市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操作办法》《鼓励企业建设国家“千人计划”工作站操作办法》等5个操作办法及《“昆山市创新创业杰出人才奖”评选实施细则》《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鼓励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昆山。

2015年,昆山积极谋划“集聚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工作,推动实施“引进一批、嫁接一批、做大一批、做强一批”等“四个一批”。推进高端人才科技项目落户发展,快速推动人才企业做大做强。

“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伟坦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求贤若渴,但同时我们对人才的项目引进又设立了高门槛,通过持续开展绩效评估,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人才企业实施“体检”,对质效低的项目实施有序退出,2015年,昆山市退出人才项目1个,2个项目暂停拨付资助资金,责令整改。

高门槛有了高收益。2015年,昆山引进嫁接人才项目135项,人才企业中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企业27家,超亿元企业17家,5家人才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创业类人才企业预计完成销售收入65亿元,同比增加15亿元,增幅30%;缴纳税收超过4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增幅20%,效益产出位居全省前列。完成专利授权量64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50件。

对人才的培育,停留在“家门口”还是远远不够的,昆山市组织“招才小分队”踊跃“走出去”。目前,昆山全市累计有60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包括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合作、科技副总等四大类共58个“研发项目管理合同”;组织举办清华大学“昆山周”活动;组织各区镇参加广州“留交会”;精心组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昆山专场活动,签约项目116个,总落户注册资本12.27亿元;举办“中国制造2025·国家千人、万人计划”主题系列活动智能制造专场——机器换人、创想未来(昆山)主题峰会等。

周伟表示,人才引进了,还要留得住。昆山发挥“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用,整合苏州自主创新广场的延伸功能、行政管理部门授权开展的服务功能和社会化机构提供的有偿服务功能,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2015年,昆山落实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政策,全年兑现个税奖励90.47万元。

“抱团”集聚:一人吸引20多个企业“小伙伴”

人才带动高端产业壮大,“第一资源”价值凸显

人才集聚带动高端产业渐成气候。

德国人赖伯恩的昆山创业之路折射出昆山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新气象。

10年前,由昆山市政府与德国工商总会合作共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的昆山德国工业园在张浦镇成立,至今已有欧美企业98家,其中德资企业40家,园内企业总投资近65亿元,年销售额80亿元。

7年前,赖伯恩放弃了在上海的职位,只身到昆山张浦创业,担负起德国工业园孵化基地的运营。截至目前,赖伯恩团队已经引进德国企业20余家,成功孵化3家,全部落户昆山。在他引进的企业中,11家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接下来我还要继续带领德国‘小伙伴’来昆山兴业”,赖伯恩告诉记者。

在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征途中,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凸显。

昆山人才集聚带动的产业发展效应已经显现。目前,昆山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机器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蹄疾步稳。

以机器人产业为例,2012年,昆山机器人产业园就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机器人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园、产业科普馆、专业孵化器、专业加速器“六位一体”发展格局,集聚了日本川崎、德国库卡、意大利柯马、华恒焊接等50多个国内外高端机器人项目。

作为昆山的十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机器人生产和装备加工企业目前已有80多家,生产的机器人从工业机器人“一枝独秀”向服务型、家居型机器人“全面开花”转变,正在形成工业与智能机器人两大产业链,打造国内一流机器人产业集群。

记者日前在昆山机器人产业园里看到,30多种款式的机器人令人眼花缭乱,仿佛走进一座机器人“梦工厂”。“依托昆山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精密机械产业,今年昆山将形成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两大领域较完善的产业链,打造国内一流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昆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