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9 00:00:00
来 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机器人
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高歌猛进、传统产业实现华丽转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带来更多惊喜、四极两廊五带产业规划激动人心未来五年,合肥将持续打好转型牌,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合肥2020素描:  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高歌猛进”、传统产业实现“华丽转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带来更多惊喜、“四极两廊五带”产业规划激动人心……未来五年,合肥将持续打好“转型牌”,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合肥2020”素描:

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体系。

拥有4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未来5年,合肥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达到4个。

合肥将打造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建成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IC之都、打造“中国声谷”、跻身全国软件名城行列、建成引领全国的量子通信产业基地、建成“中国光伏第一城”。

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将聚焦机器人、轨道交通、燃气轮机、高端数控机床、精密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生物产业方面,将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等领域,打造国内重要的生物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基地建设;同时,将形成具备较强的国际及区域产业合作和竞争能力的节能环保产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国家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综合保障平台。

传统制造业产值达到九千亿元

合肥将落实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新兴化,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标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产值达到9000亿元。

合肥将加快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家电产品的研发和更新,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提升都市型食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另外,化工业、采矿与冶金、建筑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也将进一步提升发展。

将建设服务业集聚区

未来5年,合肥将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发展,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

未来的合肥,将有众多服务业“品牌”:把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服务外包重点城市、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支持建设知识产权评估、鉴定、交易集聚区、规划建设检验检测服务基地。

拥有滨湖金融后台基地的合肥,还将探索建立区域性金融市场,加快引进境内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法人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及后台服务机构入驻。

合肥还将依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揽湖入怀的合肥还将围绕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加快打造一批重点A级景区。到2020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亿人次。

另外,商务会展业、生活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都将得到快速发展。

将打造若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

根据“十三五”规划,合肥将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将加快推进环城都市精品菜、沿岭特色瓜果菜、沿湖生态水生菜等优势蔬菜基地建设;推进生猪、家禽、河蟹、龙虾等优势品种标准化养殖进程;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进环巢湖、紫蓬山、大圩、三十岗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

合肥还将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连锁店、直营店、冷链配送中心及电子商务,研发和应用农产品物联网,促进产销对接。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互联网企业建设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对接。

互联网平台为市民出行规划线路

未来5年,合肥将制定实施“互联网+”合肥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诸如“互联网+创业创新”, 鼓励各类创新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分发和交付设计研发任务;“互联网+制造”,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启动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互联网+服务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一批重大互联网平台项目建设;“互联网+农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交通”,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 “互联网+医疗”,鼓励大中型医院搭建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加快普及居民健康卡惠民应用。

培育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根据“十三五”规划,合肥将培育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到2020年,全市中国驰名商标、安徽名牌产品分别达到130个和320个。

还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向民营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到2020年,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四极两廊五带”新型工业化发展空间新格局

未来五年,合肥将强化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珠三角、中原经济区以及合肥都市圈合作发展,突出点轴开发,推进网状开发,形成“四极两廊五带”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空间新格局。

四大发展级分别为:以高新区为核心的西部发展极,覆盖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柏堰科技园、南岗科技园、蜀山西部新城、蜀山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装备、智能家电、汽车、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以新站区为核心的东北部发展极,覆盖双凤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肥东经济开发区等,突出“芯屏器合”,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产业和工程机械、安全食品、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以经开区为核心的西南部发展极,覆盖桃花工业园、合肥出口加工区、新港工业园等区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以合巢经开区、居巢经开区为依托的东部发展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汽车、电子电器、建筑产业化、新材料等优势产业。

合肥还将打造江淮运河产业走廊和东北部产业走廊两大产业走廊以及合六产业带、合铜宜产业带、合淮产业带、合芜产业带、合宁产业带共5条产业带。

四大开发区确定转型升级方向

强化四大开发区工业发展“主引擎”作用,“十三五”期间, 四大开发区将进行转型升级。

高新区将围绕打造“双创特区”和都市区国际化先行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新能源、公共安全、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和高技术服务业,努力建设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示范区、大众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8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

经开区将深入实施优化提升、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开放引领、绿色发展五大战略。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快速消费品等主导制造业;着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产城融合典范。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00亿元。

新站区将突出“芯屏器合”,聚焦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培育打造全球最大、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和特色鲜明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

合巢经开区则突出“创新强区、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优化提升半汤综合城区、花山工业园、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等支撑板块,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安全食品、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高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