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8 00:00:00
来 源
机智范
机器人
前两天是西方的情人节,情侣们晒晒照片秀秀恩爱,单身狗们也没闲着,忙着上班忙着幻想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单身生活。  一个人也挺好,两个人也不错,日子似乎会像以往每个年后的春天一样缓缓过。  但是在未来,生活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快,你可

       前两天是西方的情人节,情侣们晒晒照片秀秀恩爱,单身狗们也没闲着,忙着上班忙着幻想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单身生活。

一个人也挺好,两个人也不错,日子似乎会像以往每个年后的春天一样缓缓过。

但是在未来,生活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快,你可能会成为半人半机器人的混合人类,或许你的伴侣也变成了机器人。

人们或许可以什么工作都不做,只是打打高尔夫球,品尝品尝美食。

这就是上周日,摩西·瓦迪(Moshe Vardi)教授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发表演讲时所描绘的画面。

如果机器能够代替人类完成所有工作,那么人类就只需要休闲娱乐。但也有人认为,完全不工作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工作对于提升人类幸福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摩西·瓦迪称, 在未来30年里,计算机将能够代替人类完成任何工作,甚至是计算机工程教授的职位。预测到2045年失业率或将超过50%。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可能就变成怎么阻止发展机器人了。

但技术进步是无法阻挡的。

在 我们所处的时代,机器智能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计算机控制着飞机,过不了多久无人驾驶汽车就遍地跑了;算法会了解我们的需求,并展示针对性广告;机器还 能从人群中识别出我们的脸。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等新领域不错发展并融合,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部分严肃的人担心潜在的危害,怀疑我们能否控 制自己的发明。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也曾表示过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担心这可能会 为人类带来灾难。

科技大佬特斯拉总裁伊隆·马斯克认为研究 人工智能是在“召唤恶魔”,马斯克甚至投资了1000万美元,用于研究如何让机器智能处于控制之下。

霍金还和马斯克联合12000名企业家、名流,签署公开信,呼吁联合国发布禁止自动化武器法案,并提醒科学家和研发人员关注强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

人类究竟为何惧怕机器人?机器人越真实越恐怖

在类人(仿真)机器人方面,日本走在前面,很可爱,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日本的美女机器人,这些类人机器人可以很逼真,但有时看着却很瘆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处于像人和不像人之间的恐怖谷。


类人机器人

1969年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的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 人类物体的感觉的假设被称为恐怖谷理论。恐怖谷理论认为当机器人与人类相似度超过95%的时候,人类就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一直到一个特定的程度, 人类就会变得非常反感机器人,会觉得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有种行尸走肉的感觉。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许多机器人专家在研究制造机器人的时候,都会避免机器人外表过于像人,以免跌入恐怖谷理论。但是也有部分专家认为恐怖谷理论是伪科学,他们在制造机器人的时候不会在意这种理论,他们会制造越趋于人外表的机器人。

恐怖谷理论产生原因

根据森昌弘的说法,随着机器人的拟人程度增加,人类对它的好感度就会改变。通过森昌弘图表可以发现,恐怖谷理论就是随着机器人到达“接近人类”程度时候,人类好感度突然下降的范围。会活动的类人体比静止类人体变动的幅度更大。

森昌弘关于恐怖谷理论图表

目前关于恐怖谷理论的解释有以下几种观点:

1,恐怖谷理论是我们长期进化的产物,这是一种回避反应的典型情绪反应。经过研究,关于恐怖谷理论并不是人类特有的,某些动物也具有这种理论的效应。具体来说,当我们看到仿真机器人的外观和动作既不像人类又不像机器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本能的产生厌恶和恐惧的情绪。

2,恐怖谷理论是人的认知问题,当我们预期仿真机器人应该像机器人一样但是实际上做着人类的动作表情的时候,我们的认知不能马上解决这种矛盾,进而让我们催生了不安,恐怖的情绪。

恐怖谷理论研究

3,有科学家经过研究人类在观看机器人,仿真机器人,人类运动时,大脑皮层中的运动感知系统都在发生不一样的变化。当人类观看普通机器人和人类活动时候大脑皮层的变化和人类观看仿真机器人活动时候大脑皮层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当然,对于恐怖谷理论也有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这种理论没有科学依据,纯属伪科学。

反对重点:

1.由于对人的视觉产生恐惧,导致人可能会出现消极情绪。

2.对科技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不安全因素。

即使我们把机器人做的和人一模一样,只要我们意识到这是个机器人而非真人,我们就会感到不适。

因此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机器人科学家克里斯托弗曾说:“当机器人和人几乎一模一样时,这是相当可怕的。他们不像我们,他们又像我们!”

机器人杀手不是神话

去年,在德国大众的一家工厂里,一名21岁的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机器人时,机器人却突然抓住他的胸部,将其使劲压在一块金属板上。这名技术人员因伤重不治身亡。

这按理说应该不是什么新闻——工伤事故是非常普遍的,仅美国每年就有大约4000人因工伤死亡。

但是这一次,这桩不幸的事件发生在该工人给工厂机器人安装安全软件的过程中。

于是此事成为了新闻,传遍了世界。所有与此相关的头条都发现了类似“人咬狗”的题材——“机器人杀了人”。

早在1979年,就出现了首例与机器人相关的死亡事件,这类事故发生的数量成逐年减少的趋势。厕所、拉链和裤子致人死亡的次数都比机器人多。

这种恐惧的对象不仅限于工业用机器人。今年5月也有类似的新闻出现:谷歌48辆无人驾驶汽车在6年里行驶了170万英里,发生了11起交通事故。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这些事故无非是小刮小蹭。更为关键的是,没有一起交通事故可以归咎到无人驾驶汽车本身上——追尾与刮蹭全是因为当时有司机在驾驶。

杀手机器人可能会在未来20-30年面世,它可以被部署在战场上代替军事人员执行危险任务。目前,杀手机器人尚未存在。但是,他们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杀手机器人是全球一大隐患,制造自动化致命机器人远比制造核武器简单得多。

在瑞士达沃斯小镇举行的全球经济论坛上,英国武器制造公司BAE的董事长罗杰?卡尔称,全球已有40个国家正在研发自动化武器,其中包括美国。让机器人掌握生杀大权将会破坏国际战争公约。但同时,相比让自己子女上沙场,他们更愿意派遣杀人机器到前线作战。

1000多名专家日前联合发表公开信,呼吁在世界范围内禁止研发“杀手机器人”。霍金、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以及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都在这封信上签了名。“现在就行动,否则杀手机器人将和卡拉什尼科夫步枪(AK47)一样广为流传并造成同样致命的危害。”

机器人抢饭碗 30年内使失业率上升50%

人类虽不可能被完全取代,但机器人仍将大幅改变现况,各行各业、不分男女未来无一幸免。

机器人将取代越来越多人力工作,如药剂师、狱警、调酒工作,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服务于餐厅,服务员岗位可能会减少,机器人气象播报员来了,或许有一天人们真看不到偶有口误的播报员了,这一趋势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迅速蔓延至众多工作岗位。

对提升亚马逊快递的效率和公司的盈利能力,亚马逊目前已在13个配送中心部署了3万机器人,数量超出2014年年底的10个配送中心的1.5万。亚马逊发言人妮娜.林德塞(Nina Lindsey)透露,该公司计划对所有在建的新配送中心部署机器人技术。

亚马逊仓储机器人

亚马逊的机器人把装满各种商品的货架运送到采摘中心,然后再由员工完成商品的分拣工作,确保把商品递送给正确的用户。亚马逊首席财务官布莱恩.奥尔萨尔斯基(Brian Olsavsky)在去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中曾表示,“我们的目的是更广泛的使用机器人。”

亚马逊仓储机器人

 

相比人类,机器人好处多多。它们不会请病假,不会抱怨,也不会离开公司,更不会要求加薪。

可能就在明年,或者长远点说在十年内,机器人同事便会与我们并肩作战,甚至取代我们。

机器人到底是帮手还是对手?

科学家诺伯特·维纳曾在1950年代说过“人类可以在机器人的帮助下过上更好的生活,抑或可以选择骄傲的死去”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当时,直至今天也是至理箴言。机器人显著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很多人都在自动化帮助下实现了更好的生活,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机器人会剥夺人类的一些工作岗位,但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机器人与人类先前的任何前沿技术别无二致,历史经验已证明,过去的经济繁荣,大多数是因为采用新技术。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说,“别担心失业,人类将与机器相依为命,机器人也不例外。”

我们将与机器人建立一种共生关系,我们会开始信任它们,并与它们合作。但这也是问题所在,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机器人会变得多聪明。

从未来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个必然。一方面,通过学习来适应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跟上时代节拍。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开发新的技能,比如创作艺术、音乐和戏剧,丰富社会文化,促进自身对社会的贡献。

而要适应终身学习的需求,需要改革现有教育体系。按照经济学家安德鲁·麦克斐的说法,现在的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能够协调谈判、提供温馨关爱、调动集体力量、设计超前体验、了解人类需求、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才。

未来会是怎样尚未可知,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